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南昌大学新时代文明实践纪实:漫漫赣南情,微光助未来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2日 17:5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文明实践政策,7月1日,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微光“童”行文明实践队走进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城岗镇,开展为期5天的“弘扬时代新风,凝聚奋进力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微光同行,做广袤知识的传播者。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在城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队根据孩子们的具体状况和需求,紧密结合专业技能知识,悉心规划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的课程。这一系列课程致力于从多维度提升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和体育技能,培养卫生习惯,增强安全意识,呵护身心健康,培育践行其爱国情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包含文体艺类辅导、防溺水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关爱儿童、卫生健康教育,还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政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等元素,使孩子们能够在欢乐中学习,于行动中成长。

    同时,实践队还联合城岗镇农民书法协会,共同举办独具特色的书法培训活动,将一撇一捺的书法基本功与人生哲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墨香四溢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但获取了知识,还深切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怀与爱护,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注入了更为充沛的正能量。

    微光同行,做乡村振兴的参与者。文明实践,调研赋能。针对“红色文旅,乡村振兴”的主题,实践队从实践目标与专业优势角度出发,对乡镇经济建设、历史文化底蕴、人居环境、新 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基层干部工作、乡镇教育多方面展开调研。

    晨光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李业涛同志向实践队介绍了城岗镇的革命与社会主义史;城岗镇人民政府经管干事杨锋同志向我们介绍了经济产业结构与问题。

    实践队还通过田野调查与上门走访,深入把握当地资源现状后,提出“红色文旅+蔬果采摘+复合稻田”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将革命遗迹、蔬果基地、梯田养鱼养鸭结合起来,使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微光同行,做百舸争流的奋楫者。

    青年奋进,红色为本。团队到达兴国首日即为建党节,当晚,实践队组织观看建党103周年纪念片,观看结束后开展红色论坛,使红色文化绽放时代光芒。后续几日团队照例开展理论学习与讨论,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到党的二十大相关内容,从党史中的经济问题到现今中国经济建设思想,同时团队师生在平时调研时听当地老人述说苏区红军与人民斗争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的无私奉献。

    实践最后一日,实践队前往兴国县将军园与烈士陵园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将军园中,与队员们年龄相仿的兴国模范师令人动容;烈士陵园烈士英名廊上密密麻麻的名字令人肃然起敬。将军们坚定的革命意志与奋斗到底的崇高品格是实践队学习的榜样,更加坚定了他们传承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决心。

    乡镇干部与居民对实践队的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城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张欣同志说:“实践队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城岗镇农民书法协会会长讲到:“师生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新鲜的思想和理念,还为在乡村孩子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

    临别前,团队师生给每位孩子送出了手写的祝福明信片和水笔,并为孩子们度过一个温馨的生日。实践队员彭佳欣说:“看到他们就像看到小时的自己,希望孩子们都能自强不息,厚德泽人。”在前往县城的路上,队员们感慨良多,本次活动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还加深了他们对乡村振兴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将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以青春行动书写新时代文明故事。

    


    

    编辑/ 张小敏、周家纬

    责编/万丽丽、朱姝叶、盛智祺

    审核/李飞强、闫焕民